社會運動:邏輯邪47/66
 
屎上最無情無義阿楨的以下戲論只適用於舊社會運動!
 
  Cameron認為社會運動成因有:成員須感覺到不滿,須信有能力改善不滿。故運動常發生於統治權威鬆動,且社政經文化條件稍有改善之時,而非陷於極度悲慘之時,相反運動常是加遽悲慘。(從法俄中大革命到21世紀的伊斯蘭革命皆然,只是後現代的網路等工具加遽其成因和過程而已!)
  考之古今外中的革命形成之因有:1經濟上,貧富不均、不景氣、通貨膨脹、天災人禍造成饑荒、資本集中於某些階層。2國際關係上,外患、戰敗。3內政上,腐敗、內亂、暴動、階級鬥爭。4社會和個人陷於不安與不滿、社會失序。
  社會運動過程可分成不安期、激動期、形式化期、和制度化期:1.不安期有社會不安、階層間彼此對立、不安不斷蔓延等特性。2.激動期則將不安和不滿以行動表現出來,知識分子對國家忠誠動搖。3.形式化期則結合與澄清群眾運動的動機與態度、並訂定明確的運動目標,領導者必須提供運動的組織、信念、目的之主張。4.制度化期則將上述主張予以制度化運作,直至運動成功為止。
  以上用以分析民進黨和李登輝的建國運動可知,建黨和打敗非主流派是進入形式化期之關鍵,民八五年三月的總統大選可決定其制度化在島內獲勝與否,至於成功與否則取決於能否打敗中共,而非島內的統獨之爭(由2003年之後的發展一一美中聯合打壓陳政權的台獨運動一一可印証)。
 
是嗎?那咱來瞧瞧屍哲如何戲論台灣解嚴前後的新興社會運動: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立論於民間與國家對抗的民間社會理論,故本質上有反(中國)國(民黨政)府傾向(從群眾→社會→新社會→民間→市民→公民→到新公民等運動皆然)。二蔣尤其小蔣基於三民主義及威權政黨的彈性特質,在追求國家機構自主性發展的原則下,對政經社文化是不斷改革的。只是小蔣在民70年代前後未能掌握全盤性改革的機會(尤其在高雄事件後有能力但不像老蔣有與民族分裂主義殊死戰的經驗而未能摧毀政治反對運動一一台獨),而導致長期發展所累積的環保、勞工、早住民、農民、學生、教師、交通、住宅、金融股市房地產等問題,順著台灣反對運動對抗國家機構之特質,而使得運動政治化及激進化。正因如此,才使運動不像西方綠黨般的追求某種烏托邦理想為主,而是以泛政治化力量,在深層的台灣意識下(為了中間選票所以民進黨會從早期的環保取向轉向),不是成為民進黨的同路人或外圍組織(造成社運團體欠獨立自主性),就是庸俗功利取向以向國家機構要錢為主(如指向國營事業的勞工及環保運動)。
 
台灣社會運動與民進黨有段鹹濕啊!難怪新公民運動會刻意強調乾淨性,只可惜被阿楨屍哲的【土地正義】【新公民運動】濕出本來面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