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名家名段
打龍袍
鍘美案
四郎探母
甘露寺
探陰山
大保國
 
戲劇名家名段
京劇《坐宮》
京劇《空城計》
京劇《蘇三起解》
黃梅戲《女駙馬》
 
老戲與新戲
 
新京劇
臺灣國光劇團《孟小冬》
中國京劇院《洛神賦》
香港京昆劇團《神雕俠侶》
 
樣板戲詳參【圖博館】:樣板電影:名導演78
 
現代京劇
 
京劇現代戲,指相對於傳統京劇和新編歷史京劇(古裝京劇)的現代京劇(時裝京劇),以京劇表現和刻劃現代人的生活,服裝(行頭)、道具(砌末)都現代化,以符合現在的時代,古裝改為現代的時裝,並致力於打破流派和行當的限制,臉譜也多半改為較生活化的淡粧(自然粧)。
  歷史
最早可以上推到清末(1900年代),西方的新觀念(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和新事物湧入中國,而出現的一批穿著(西化)時裝演出的「時裝京劇」,題材相當多樣化,如《惠興女士》(1905年,譚鑫培和田際雲在北京合作創演)、《宋教仁》(周信芳創演)、《摩登伽女》(尚小雲創演)、《槍斃閻瑞生》(露蘭春創演)、《孽海波瀾》(梅蘭芳創演)、《紅菱豔》(馮子和創演)等。
  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後,「時裝京劇」一度大流行,上面提到的幾出時裝京劇,只有《惠興女士》是清末創作演出,有人認為加入「彈鋼琴唱歌」的時裝京劇《紅菱豔》(1917年在上海首演)是第一齣加上西樂伴奏的京劇(劇中還用了小提琴等西方弦樂器),也是第一齣加上西樂伴奏的時裝京劇。第一齣在北京首演的加上西樂伴奏的京劇和第一出加上西樂伴奏的時裝京劇很可能是尚小雲創演的《摩登伽女》,使用小提琴和鋼琴,由楊寶忠擔任音樂指導和小提琴。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以後改中國國家京劇院)1958年在大躍進形勢下編演的《白毛女》一劇,是第一部以「京劇現代戲」為名的時裝京劇。
  《白毛女》首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創作演出「京劇現代戲」(現代京劇)的先河,此後蔚然成風,新作品如雨後春筍,著名的有《黛諾》、《六號門》、《箭桿河邊》、《節振國》、《杜鵑山》、《蘆蕩火種》、《紅燈記》、《林海雪原》、《柯山紅日》、《紅嫂》、《惠嫂》、《櫃檯》、《洪湖赤衛隊》、《平原游擊隊》、《雪花飄》、《審椅子》等,多半是以工農兵為主角,描寫工農兵生活、階級鬥爭、革命的作品。
極左思潮和題材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達到頂峰,這段期間的先後兩批「樣板戲」中,共有10部現代京劇,第一批是《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5部。第二批的五部現代京劇是《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磐石灣》。
  這些被列為樣板的京劇現代戲,得到「革命現代京劇」的稱號,並加上具有相當規模的管弦樂團搭配伴奏,汪人元在《京劇樣板戲音樂論綱》(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一書裡考證,指出《智取威虎山》是第一出配上管弦樂(大)樂隊的現代京劇。隨著「樣板」的大力推行,現代京劇配上管弦樂大樂隊,也就變成一大潮流(近年古裝京劇也頗多配上管弦樂團或弦樂團)。當年弦樂隊的基本編制是43211,就是:4把第1小提琴;3把第2小提琴;2把中提琴;1把大提琴;1把低音提琴。
  當年那些列為樣板,配上管弦樂大樂隊的「革命現代京劇」,都被拍成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電影版的鼓師是張鑫海,琴師是蔣阿炳;《海港》電影版的鼓師是李朝貴(前期公演鼓師是高明亮),琴師是馬錦良(公演琴師是馬錦良和查長生);《紅燈記》電影版的鼓師是庚金群,琴師是沈玉才;《沙家浜》電影版的鼓師是譚世秀,琴師是何順信和王永泉;《奇襲白虎團》電影版的鼓師是魯華(第8場)和張春明(第1、2、3、4、5、6、7場),琴師是畢可安(第1、4、5、6場)和蔣正均(第2、3、7、8場);《平原作戰》電影版的鼓師是唐繼榮,琴師是林宗禔;《紅色娘子軍》電影版的鼓師是吳有禹,琴師是萬瑞興;《龍江頌》電影版的琴師是朱文龍,鼓師是董佑文;《杜鵑山》電影版的鼓師是史鎮鑫,琴師是燕守平;《磐石灣》電影版的鼓師是張鑫海,琴師是蔣阿炳。
  文革結束後,還有《苗嶺風雷》、《刑場上的婚禮》、《紅雲崗》、《蝶戀花》、《高山下的花環》、《裘盛戎》、《風雪雲山路》等新的現代京劇問世。被拍成京劇電影的現代京劇還有《節振國》、《紅雲崗》、《苗嶺風雷》、《生死界》等。
  隨著改革開放,極左色彩或漸淡化,近年仍有《映山紅》、《孔繁森》、《風雨同仁堂》、《江姐》、《法官媽媽》、《梅蘭芳》、《駱駝祥子》、《青春之歌》、《祥林嫂》、《北國紅菇娘》、《華子良》、《少年楊靖宇》、《熱血悲情》、《生死界》等新編京劇現代戲問世。
  李寶春京劇團;台灣新舞台劇團團長、頭牌老生李寶春曾參與「文化大革命」期間列為樣板的現代京劇《杜鵑山》,飾演李石堅一角,該劇主要演員有楊春霞(青衣,琴師、作曲家林鑫濤的愛人)、馬永安(淨行)、劉桂欣(老旦)等,1974年搬上大銀幕,由錢江攝影,謝鐵驪導演。
  1964年版現代京劇《杜鵑山》,劇本主要執筆是汪曾祺,音樂指導是徐蘭沅,唱腔設計是李慕良,淨行主演由裘盛戎擔任,青衣是趙燕俠,老旦是萬一英,主要老生是北京京劇團團長馬連良和演反派的馬長禮,這個沒有列為樣板的版本,周恩來觀看了公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做了全劇實況錄音和轉播。老旦萬一英、反派老生馬長禮也是後來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的主要演員,另外2位是正生譚元壽和青衣洪雪飛。汪曾祺同時是《沙家浜》和它的前身《蘆蕩火種》的劇本主筆,《蘆蕩火種》和《沙家浜》唱腔設計都是李慕良主持(李慕良、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這個4人小組完成《蘆蕩火種》的唱腔設計),徐蘭沅擔任音樂指導。
  京劇現代戲在台灣
1996年,李國修編導的《京戲啟示錄》使用了《智取威虎山》的片段,朱陸豪飾楊子榮。
  2001年2月8日,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在台灣國立國父紀念館公演現代京劇《紅燈記》,是中國大陸京劇現代戲在台灣的首演,現代京劇《紅燈記》的這次台灣公演同時是樣板戲惟一的一次在台上演。
台灣僅有的2個公營京劇團:台灣國立國光劇團、台灣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復興劇校附設京劇團(現台灣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附設京劇團)曾編演幾出現代京劇。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在復興劇校京劇團時期曾創演現代京劇《阿Q正傳》(魯迅小說原著,吳興國領銜主演)。
  國立國光劇團曾創演2部現代京劇:《廖添丁》(朱紹玉編腔作曲,范宗沛編曲配器,朱陸豪、唐文華、謝冠生;孟家主演,李小平導演)和《金鎖記》(張愛玲小說原著,李超編腔作曲,盧亮輝編曲配器,魏海敏主演,李小平導演)。
  2007年,台灣國立國光劇團與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在台灣國家戲劇院合作了台灣史上第一部配大型西方管弦樂伴奏的京劇《快雪時晴》(李超創腔,鍾耀光編曲配器,簡文彬指揮,唐文華主演,李小平導演),裡面有部份現代劇情。
  台灣的民營京劇團:台灣新舞台劇團(李寶春京劇團)也曾編演2部現代京劇:從1958年北京中國京劇院現代京劇《白毛女》改編的現代京劇《仙姑廟傳奇》(林鑫濤編腔作曲,李寶春主演)和從曹禺原著話劇劇本《原野》改編的現代京劇《原野》(朱紹玉編腔作曲,李寶春主演、執行導演,謝晉導演)。
 
京劇
 
File:Taiwan-opera.jpg
京劇 棋盤山
File:Beijing-Opera2.jpg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京劇又稱京戲,在台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布全國。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1] 和漢劇[2],並吸收了秦腔[3]、崑曲[1][4]、梆子、弋陽腔[1]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目錄  
1 京劇發展
2 定為國粹的爭議
3 祖師爺
4 行當
5 藝術形式
6 音樂
6.1 唱腔
6.2 伴奏樂器
6.3 樂隊
7 臉譜、服裝和道具
7.1 臉譜
7.2 服裝
7.3 道具
8 主要流派
8.1 正旦
8.1.1 王派
8.1.2 梅派(花衫)
8.1.3 程派(青衣)
8.1.4 尚派(刀馬旦)
8.1.5 張派
8.2 花旦(小旦)
8.2.1 荀派
8.2.2 筱派
8.3 老旦
8.3.1 龔派
8.3.2 李派
8.4 老生
8.4.1 譚派
8.4.2 馬派
8.4.3 麒派
8.4.4 余派
8.4.5 高派
8.4.6 言派
8.4.7 楊派
8.4.8 奚派
8.5 武生
8.5.1 楊派
8.5.2 尚派
8.5.3 蓋派
8.5.4 李派
8.5.5 李派
8.6 小生
8.6.1 姜派
8.6.2 葉派
8.6.3 俞派
8.7 花臉
8.8 大花臉(銅錘花臉)
8.8.1 金派
8.8.2 裘派
8.9 二花臉(架子花臉)
8.9.1 郝派
8.9.2 侯派
8.10 丑角(三花臉)
9 著名演員
9.1 道光時代三鼎甲
9.2 後三鼎甲
9.3 同光十三絕
9.4 四大名旦
9.5 四大鬚生
9.6 鬚生及流派
9.7 武生及流派
9.8 淨角及流派
9.9 旦角及流派
9.10 琴師
9.11 鼓師
10 衍生詞義
10.1 壓軸
11 參考文獻
12 參見
13 外部連結
  京劇發展
File:Opera at Ancient Culture St., Tianjin.jpg
天津的戲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稱為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一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黃」聲腔為主的「三慶」,由於其聲腔及劇目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入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崑劇逐漸衰落,崑劇演員也多轉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湖北演員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與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與二黃合流,形成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京師里形成的皮黃戲,受到北京語音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音」的特色。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皮黃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後來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劇」改稱為「平劇」。又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行,近代學者齊如山甚至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京劇曾一度於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摧殘,當時文革發起人毛澤東打著「破四舊、立四新」的大旗,以剷除舊文化之名對京劇演藝工作者加以迫害,紅衛兵將京劇演藝工作者貼上「反動派」的標籤並將之批鬥(另見電影《霸王別姬》);在毛澤東時代結束後,於文革中倖存下來的京劇演藝工作者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重建了京劇文化。
  1950年代,大批國內難民南下香港,並帶著京劇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開辦京劇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等)。至1970年後,京劇班(七小福)解散,並各自發展。
  另外在台灣方面,蔣介石主導的國民政府兵敗來台,同時也有很多外省人遷來台灣,並帶來了中國地方文化,其中也包含京劇。而國民政府早年也有計畫在台灣推廣京劇,並定名為「國劇」,但台灣的京劇觀眾絕大多數都是外省人,無法與台灣文化相互融合;後來隨著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與台灣文化的復興,加上老一輩的外省人逐漸凋零,京劇由於失去了忠實觀眾而在台灣開始沒落,但台灣的國家戲劇院和國立台灣戲曲學院也有進行京劇的保存、傳承與推廣工作,並經常公開上演。早年臺灣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台視國劇》、中國電視公司曾在每週播出《國劇大展》,也是以京劇為主要表演形式。
  臺灣目前主要有四大京劇團:國光劇團(全名為國立國光劇團)、復興劇團(現已改名為臺灣戲曲學院京劇團)、臺北新劇團(李寶春主持)、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主持)。 經常固定演出京劇的場地有四個:(木柵)國光劇場、(內湖)復興劇場、(內湖)碧湖劇場、(台泥大樓)臺北戲棚,以上四個劇團並每年不定期於國家戲劇院、(臺北)中山堂、城市舞台、新舞台等場所進行大型公演。
如今,京劇與大部分地方戲劇一樣,面對流行音樂的衝擊,而逐漸衰落。
  定為國粹的爭議
國粹是一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內涵獨特」且經久不衰的文化遺產。京劇被定為國粹向來都極具爭議,京劇是因滿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誕生,當時享有盛名的崑曲四大徽班進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睞,在滿族導演的不斷改造下,一個由江南戲曲和滿州小調混雜的劇種由此誕生。[5] 在清代,作為統治民族的滿族,他們與漢族有著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識、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京劇迎合了滿族人特別是滿族上層人的喜好,時至今日,滿語的唱詞在京劇中仍有大量遺存。在滿清皇室的追捧以及一些附庸風雅的京城閒人的跟風下,京劇逐漸開始在京津之間這一狹小地帶流傳,而受眾也多限於王室貴族和追風的達官貴人。[6]清代京劇的大部分劇目都是滿清統治者用來歌頌獨裁專制、奴化人民思想的工具,京劇的唱腔難以被人聽懂,唱調不符合漢族人的審美觀,一直沒有被漢族地區的廣大民眾所接受,作家魯迅曾嚴厲批判京劇,表達厭惡之情。[7]電影,流行歌曲出現後,隨著娛樂方式的增多,京劇在京津一帶逐漸式微。目前各地的京劇院團,特別是京津滬之外的大多數京劇院團在地方財政支持下勉強維持生計。2008年,中國教育部下令在中小學強行推廣京劇,這一舉動引起了一些主流媒體的強烈質疑和不滿。[8]
  祖師爺
唐明皇是京劇的祖師爺,文革後,中國大陸京劇劇團不能敬拜,但在台灣京劇劇團還有供奉唐明皇的傳統。
  行當
File:Sun Wukong at Beijing opera - Journey to the West.jpg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造型
京劇的行當主要分生、旦、淨、丑四種。
生就是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旦就是指女子,又分正旦(青衣),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彩旦(丑角)。
淨就是花臉,又分正淨(銅錘花臉),副淨(架子花臉),武淨,毛淨。
丑就是丑角,又分文丑,武丑,女丑。
此外,在古代戲劇中的末角也作為重要角色單獨列出的,其一般作為配角。現代戲劇中已經和生合併,即「鬚生」。
  藝術形式
京劇分為「念做唱打」。
念就是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京劇中的念白分京白、韻白和蘇白,京白是用北京音,韻白則用湖廣音、中州韻,蘇白使用蘇南地區的方言。
做就是做表和身段。
唱就是行腔。
打是結合民間武術將其舞蹈化的武打動作。
  唱腔
京劇的唱腔以二黃腔和西皮腔為主。二黃有正二黃與反二黃之分,板式有導板、迥龍、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搖板、滾板等。西皮腔板式有導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搖板等。
  伴奏樂器
京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文場主要指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笙、嗩吶等。武場主要指打擊樂器,有檀板和單皮鼓(班鼓)、大鑼、鐃鈸、京鑼等。
  樂隊
京劇的伴奏樂隊又稱分文武場,傳統的京劇伴奏樂隊由5-8人組成,通常是7-8人。鼓師,又稱司鼓,演奏檀板和單皮鼓,是掌握音樂節奏的人,相當於樂隊的指揮。京胡、京二胡、京劇月琴、京劇三弦被稱為樂隊的四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又被稱為樂隊的三大件。
臉譜、服裝和道具[編輯]
  臉譜
File:Pekingoper1.jpg
傳統京劇臉譜
臉譜是運用色彩和線條構成各種圖案,以象徵人物的性格和品質。
臉譜的根源,不少學者皆歸納為以下兩個來源:
祭舞面具說:源於古代祭典所用面具,像驅逐旱魃的儺舞,使用兇寧的面具來突出惡魔可怕的形象。
樂舞面具說:歷史傳說中北齊的蘭陵王面目秀美,作戰時戴上威猛的面具,以懾服敵人。
後來,由於俳優頭罩面具,在舞臺施展動作,究竟不自然,而且無法操縱面部肌肉和眼神的收放來表達現實人物的情緒,於是逐漸放棄面具,於是發展到以臉譜替代面具,提高面部化粧的戲劇功能。
臉譜的作用可歸納成四點:
暗示性格
介紹特點
褒貶善惡
明辨美醜
基本可分為五類:紅、白、黑、藍和綠、金和銀。 紅:表示忠勇正直,如關羽。 白:表示奸詐狠毒,如曹操。 黑:表示剛正不阿,如包拯。 藍和綠:表示中性,草莽英雄。 金和銀: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類。
  服裝
傳統戲劇的服裝統稱為『行頭』,基本的行頭包含:蟒、靠、褶、帔、衣、盔、靴等。這些行頭依角色身分和行當來穿著,無時代、地域或季節的限制,一套行頭通常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穿著。也就是說,同一套行頭在不同的劇目裡,各表現不同的角色。
根據《辭源》,「蟒衣為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蟒衣本指繡有蟒蛇形的袍衣。後為繡龍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為大臣所穿,清代則為各官員遇典禮時穿用。
更多關於京劇服裝的詳情請參考外部連結
  道具
File:Beijing opera02.jpg
兩面綉著車輪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輛車
File:Beijing opera04.jpg
演員用一根馬鞭就表現出戰馬嘶鳴(飾楊文廣《探谷•破敵》)
京劇的道具十分寫意,比如一隻馬鞭就代表了胯下坐騎,兩面綉著車輪的旗子就可以代表一輛車,而坐車人實際是走著。
  主要流派
京劇的流派主要指演員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點,這種表演風格通過師徒相傳得到了傳承和發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劇目。
不同流派和他們的代表劇目。
紅鬃烈馬、紡棉花、翠屏山、五花洞、宇宙鋒、荒山淚、四挑滑車、小放牛、四進士等。
  正旦
王派
以王瑤卿為代表,代表劇目有《辛安驛》、《十三妹》
梅派(花衫)
以梅蘭芳為代表,主要傳人:言慧珠、梅葆玖、杜近芳等。
代表劇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水斗斷橋》、《奇雙會》、《遊園 驚夢》、《穆柯寨• 穆天王》、《木蘭從軍》、《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帥》等。
程派(青衣)
以程硯秋為代表,主要傳人有:新艷秋、王吟秋、李世濟、趙榮琛、李薔華,再傳弟子有張火丁、劉桂娟等
代表劇目有《鎖麟囊》、《荒山淚》、《六月雪》、《亡蜀鑒》、《馬昭儀》、《女兒冢》、《青霜劍》、《碧玉簪》、《春閨夢》等。
尚派(刀馬旦)
以尚小雲為代表,主要傳人:尚長麟、吳素秋、楊榮環等
代表劇目有雙陽公主、三娘教子、祭塔、昭君出塞、南天門、秋胡戲妻、二進宮、花蕊夫人、峨嵋劍等。
  張派
以張君秋為代表,代表劇目有《望江亭》、《詩文會》、《楚宮恨》、《秦香蓮》等。
  花旦(小旦)
荀派
以荀慧生為代表,主要傳人有:童芷苓、孫毓敏、宋長榮
代表劇目有《紅娘》、《紅樓二尤》、《花田錯》、 《辛安驛》、《十三妹》等。
筱派
以筱翠花為代表,主要傳人有:毛世來、陳永玲、崔熹雲、李丹林
代表劇目有《翠屏山》《坐樓殺惜》《活捉張三郎》《紅梅閣》《陰陽河》《戰宛城》《大劈棺》《荷珠配》《一匹布》《馬思遠開茶館》等。
  老旦
龔派
以龔雲甫為代表,代表劇目有 《金龜記》、《遇皇后:打龍袍》、《游六殿》等。
李派
以李多奎為代表
  老生
譚派
以譚鑫培為代表,主要傳人有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增 譚正岩等。代表劇目有定軍山等。
馬派
以馬連良為代表,唱腔瀟洒飄逸世稱馬腔,且精於做工與念白,代表劇目有借東風、淮河營、四進士等。主要傳人言少朋、馮志孝、張學津等。
麒派
以周信芳為代表,主要傳人:程毓章、高百歲、陳鶴峰、周少麟、小王桂卿等,代表劇目:斬經堂、追韓信、打嚴嵩、四進士、徐策跑城、華容道、趙五娘、封神榜、九更天。
余派
以余叔岩為代表,為之後京劇老生行當聲腔藝術做出了極大貢獻,唱腔空靈,韻味綿長,擅用腦後音,代表劇目搜孤救孤、摘纓會、定軍山、戰太平等。主要傳人孟小冬、李少春、陳少霖、楊寶忠、楊寶森等。
高派
以高慶奎為代表。高派傳人有高世壽,李盛藻、 李和曾、李宗義、宋寶羅、沈金波、白家麟、虞仲 衡等,再傳弟子辛寶達、李文林、倪茂才、吳平、 張躍孚等。
高派代表劇目有:《逍遙津》、《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 《哭秦庭》、《四郎探母》、《李陵碑》、《潯陽樓》、《連營寨》、《胭粉計》、《七星燈》等傳統劇目。
高派新編劇目有:《煤山恨》、《史可法救國記》、《掘地見母》、《八義圖》、《宋十回》、《鼎盛春秋》、《豫讓橋》、 《贈綈袍》、《馬陵道》、《蘇秦張儀》、《竊符救趙》、《蝴蝶夢》、《八搜鄒應龍》、《錘震金蟬子》、《朱仙鎮》、《三打祝家莊》、《生死牌》、《摘星樓》、《孫安動本》、《智斬魯齋郎》、《闖王旗》、現代戲《白雲紅旗》、《節振國》等。
言派
以言菊朋為代表
楊派
以楊寶森為代表,主要傳人,汪正華,程正泰等
代表劇目有空城計,碰碑,烏盆記,文昭關,捉放曹、擊鼓罵曹等。
奚派
以奚嘯伯為代表 代表劇目 《白帝城》
  武生
楊派
以楊小樓為代表
尚派
以尚和玉為代表
蓋派
以蓋叫天為代表
李派
以李萬春為代表
李派
以李少春為代表
  小生
姜派
以姜妙香為代表,主要傳人劉雪濤。
葉派
以葉盛蘭為代表,主要傳人葉少蘭、馬玉琪等。代表劇目《羅成叫關》、《轅門射戟》、《群英會》。
俞派
以俞振飛為代表
  花臉
  大花臉(銅錘花臉)
金派
以金少山為代表,主要傳人王泉奎代表劇目有《御果園》等。
裘派
以裘盛戎為代表,主要傳人有方榮翔、李長春 (京劇)、康萬生等。
代表劇目有《赤桑鎮》、《鍘美案》、《探陰山》、《鎖五龍》等。
  二花臉(架子花臉)
郝派
以郝壽臣為代表,善演曹操戲,主要傳人袁世海,代表劇目有《蘆花盪》等。
侯派
以侯喜瑞為代表,代表劇目有《馬踏青苗》、《清風寨》等。
  丑角(三花臉)
代表人物有蕭長華等。
  著名演員]
道光時代三鼎甲
程長庚、張二奎、余三勝
後三鼎甲
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同光十三絕
郝蘭田、張勝奎、梅巧玲、劉趕三、余紫雲、程長庚、徐小香、時小福、楊鳴玉、盧勝奎、朱蓮芬、譚鑫培、楊月樓。
  四大名旦[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鬚生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四大鬚生: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馬連良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四大鬚生:余叔岩、言菊朋、馬連良、譚富英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鬚生及流派
程長庚、張二奎、王九齡、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汪笑儂、言菊朋、余叔岩、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李少春、唐韻笙等。
  武生及流派
楊小樓 尚和玉 李萬春等。
  淨角及流派
金少山、裘盛戎、袁世海等
  旦角及流派
筱翠花等。
  壓軸
舊時戲園演白天戲,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多開鑼,到傍晚六點多打住;戲目有六七齣甚至八九齣,一般分為三段,前三齣通常為新角兒或學生們演,中間兩三齣比較好,後三齣是觀眾最歡迎的戲。這三段裡每一段的末一齣,叫做「軸子」──前軸子、中軸子、大軸子,此乃清末民初北京幾家戲園子演戲的規程,說「軸子」就是每段最末演出的劇目,而倒數第二齣戲便成了「壓軸」。
  北京老戲班的傳統,派戲人總是把唱工最好的戲,也就是這戲班中的台柱演員的戲,排在倒數第二齣。而最末一齣戲,則是全武行的戲,由戲班全體武行演員參與演出,這類戲佔用的時間為一刻鐘,所謂「一打一散」(角色上來簡單地交代一下情由,雙方便開打幾回合,勝負決定之後戲就結束),當時多數聽戲行家為達官貴人之屬,看大軸子一上,往往就起座出園。昔日京劇典籍裏有一首《戲提調歌》,形容戲班組織者的境遇:「軸子一上就套車」。
  達官貴人來看戲都是坐騾車來的。主人們聽戲,趕車人就把騾子卸套、餵草,也可以進園子靠牆聽聽蹭戲,等大軸子武戲一上,就著手套車,把騾子架到轅上,便趕緊打點好轎車等主人出場。於是,等不到散戲,許多看客已經走開;所以那年代的大軸子,又叫「送客戲」,而真正好戲乃在倒數第二齣的「壓軸」。
由於這種傳統,致使當今有些並不太懂京戲的人,老以為壓軸是每場戲的末齣,而把「壓」字當做「最後一著」理解 ,其實與原意略有差別。
  壓軸雖是倒數第二齣戲,但通常都是由台柱演員擔綱演出的一齣戲;可以用「壓軸」來稱呼最精彩的一場戲或是最大牌的演出者,形容最精彩的表演。[9]
  參考文獻
1.0 1.1 1.2 徐城北. 《中國京劇》.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3.
2吳同賓. 《京劇知識手冊》. 天津敎育出版社. 1995.
3王芷章. 《中國京劇編年史第一卷》.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3.
4《崑曲/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5石林; 翟惠軍. 乾隆皇帝和京劇誕生. 《炎黃春秋》 (北京市: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 1993年, (11期). 
6 趙志忠. 《滿族研究》 (遼寧省瀋陽市: 滿族研究雜誌編輯部). 2004年(01期
7馬松. 魯迅對京劇的態度.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西安市: 陝西師範大學). 2002
8教育部推行京劇必修課引發爭議. 新浪網. 2008年02月23日 
9張哲生. 探究「壓軸」的由來與正確意涵. [2013-09-17].
  參見
京劇名家名段列表
京劇現代戲
樣板戲
中國國家京劇院
上海京劇院
北京京劇院
國立國光劇團(台灣)
 
越劇
 
越劇,中國主要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浙江嵊州,興盛於上海,繁榮於江南,中國五大劇種之一。[1][2] 有第二國劇之稱。[3]越劇曲調婉轉柔美,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就採用了越劇的曲調。[4] 越劇在早期只有男演員,進入上海發展後因女班演出廣受歡迎,發展為各角色均由女演員扮演的女子越劇。1949年後,開始招收部分男演員,但現在仍以女子越劇為主。越劇原來流行於江浙滬一帶,後在中國廣受歡迎。[5] 越劇舞台語音的基礎語音是嵊縣方言音。在越劇發展過程中,越劇語音在嵊州方言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州音韻和官話的語音,這促使越劇擴大了觀眾範圍。[6]
2006年5月,越劇被列為中國文化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
  目錄 
1 名稱來源
2 歷史
2.1 清朝時期
2.2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3 表演
3.1 行當
3.2 唱腔
3.3 音韻
3.4 做工
3.5 藝術流派
4 音樂
4.1 樂器
5 舞台美術
5.1 化裝
5.2 服裝
5.3 布景、道具
5.4 燈光、效果、擴音、字幕
6 導演
7 劇目
8 演出場所
9 人物
9.1 越劇演員
9.2 越劇職員
10 團體
11 教育
12 參見
13 參考資料
14 外部連結
  名稱來源
越劇,又叫紹興戲,英文名Yue Opera。目前對越劇的最早起源有爭議,由於當時各地各人說法叫法不同,而目前可靠資料記載也各有出入,致使人們對越劇名稱演變的緣由和各時期的定名時間尚未有準確的考證和認同。[8] 一般認為源於浙江等地的民間戲曲。
  當前主流觀點一般認同以下說法:
早期在嵊縣(現嵊州)地區農村形成時因其以隨處都可以演唱,故被稱為「落地唱書」。後隨落地唱書發展,收到當地民眾歡迎和喜愛,逐漸形成了規模,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草台是指為農閒時在婚喪嫁娶或節慶廟會等特殊日期上進行戲劇雜耍等表演的業餘班子而搭建的臨時戲台)演出的戲曲形式,其被稱為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草台班戲等。[9]
發展到1939年,越劇已在上海有了很大戲迷和喜好者,但是這十數家戲班在報刊等廣告和其他對外宣傳中並未統一名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草台班戲等名稱都各自沿用。後被「越吟舞台」頭肩花旦姚水娟聘為編導的樊迪民(時任《大公報》記者,改名「樊籬」)有意想把「紹興文戲」改個固定的名稱,後樊迪民自娛偶翻到李白詩詞中的《越女詞》,玩味李的意境後,其詩中的「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妝盪新波,光景兩奇絕。」令樊迪民感到了越女之美和越地之秀,遂決意用「越劇」一詞。時值日軍侵華,樊迪民覺得古有越王忍辱負重擊敗吳國的典故,再次堅定了「越劇」正名。姚水娟聽從樊迪民之意,將其海報廣告都更名為「越劇」。同時樊迪民給茹伯勛主編的《戲劇報》投了一篇說明正名為「越劇」的動機和意義的文章,告之於戲劇同行和觀眾。自此以後,各地都漸漸統稱為其「越劇」。[10]
  歷史
越劇產生於1906年,是歷史較新的劇種。
  清朝時期
  落地唱書時期(1906年前)  
越劇的前身為落地唱書,19世紀末流行於浙江省嵊縣一帶。落地唱書的表演者一般出身於農民或手工業者。[11]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小歌班時期 (1906年-1921年)
1906年農曆三月初三(3月27日),高炳火、李世泉等在東王村演出,這是越劇的第一次正式演出,這一天被認定為越劇誕生日,東王村也成為越劇誕生地。此時的越劇稱為小歌班。[12][13][14]1917年,小歌班第一次進入上海演出。[15] 這時的越劇缺少配樂,表演也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16]
  紹興文戲時期 (1921年-1938年)
1921年,越劇始以「紹興文戲」為名。1923年農曆五月廿七日,王金水與金榮水在浙江嵊縣開辦第一個紹興文戲女子科班,這一天成為女子越劇誕生日。1924年,越劇女班第一次在上海演出。越劇女班的出現,改變了越劇的發展方向。此時女班開始出現,男班與女班並存,但仍以男班為主。
  女子越劇時期 (1938年-1942年)
1937年抗戰爆發後,越劇男班衰落,被女班取代。上海成為越劇中心。[17] 根據樊迪民的建議,紹興文戲正式更名為「越劇」。
  新越劇時期 (1942年-1949年)
1942年,袁雪芬等力倡越劇改革,「新越劇」時期開始。自此開始,越劇建立了完備的編導制與劇本制,並創造了新的越劇主腔[尺調]和[弦下調]。1947年8月,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范瑞娟十位女演員發起聯合義演,劇目為《山河戀》,史稱「越劇十姐妹」。[18] 此時的著名劇團有雪聲劇團,芳華劇團、東山越藝社、少壯劇團、雲華劇團、玉蘭劇團、丹桂劇團等。[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建國初期(1949年-1966年)
共和國成立後,原有的民營越劇團基本上被收歸國有。部分越劇演出團體開始進行了男女合演方面的探索。[20] 此時,越劇得到蓬勃發展。文革前,除廣東,廣西,西藏等省區外,中國大陸各省均有專業越劇團。
  文革時期(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時期,越劇遭受摧殘。許多越劇團被迫解散。越劇藝術家也遭受迫害。小生演員尹桂芳因受迫害導致半身癱瘓。1968年,竺水招因受迫害致死。[21]
  改革開放後(1976年至今)
文革結束後,許多遭解散的越劇團恢復建制。這一時期出現了單仰萍、王志萍、趙志剛,何英、方亞芬等優秀演員。由於流行音樂等藝術形式的興起以及文革造成的觀眾斷層等原因,越劇觀眾不斷流失。許多越劇團相繼撤銷。[22]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越劇被文化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
  表演
  行當
越劇角色行當分為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小丑、大面六個。目前越劇劇目多以小生小旦為主。自從1940年代,越劇改革以來,行當界限並不嚴格。
小旦 指年輕女性角色。可分為悲旦、花旦、閨門旦、花衫、正旦、武旦六種。
小生 指年輕男性角色。可細分為書生、窮生、官生、武生四種。
老生 指老年男性角色。可分為正生、老外兩種。
老旦 指老年女性角色。如《紅樓夢》里的賈母,《西廂記》里的崔夫人。
小丑 又叫小花臉,越劇里的滑稽角色。可分為長衫丑、官丑、短衫丑、女丑。
大面 又叫大花臉,多為奸惡角色,有時亦為耿直角色。如《追魚》中的包公。
  唱腔
越劇中的主要腔調是[四工調]、[尺調]、[弦下調],除此之外,還有[C調腔],以男演員使用較多。
  音韻
越劇舞台語音的基礎語音是嵊縣方言音。部分採用近似普通話的讀音,也有部分字音沿用嵊州方言中的生活語音。目前的越劇演出語音以前者為主。
  做工
越劇表演的程式主要借鑒自紹劇、京劇、崑曲等劇種。
  藝術流派
越劇目前常被提及的藝術流派有尹(桂芳)派、徐(玉蘭)派、畢(春芳)派、范(瑞娟)派、陸(錦花)派、袁(雪芬)派、王(文娟)派、戚(雅仙)派、傅(全香)派、金(采鳳)派、呂(瑞英)派、張(雲霞)派、張(桂鳳)派十三個流派。[23] 除此之外還有竺水招派、吳小樓派、徐天紅派、商芳臣派等流派。尹(桂芳)派、徐(玉蘭)派、畢(春芳)派、范(瑞娟)派、陸(錦花)派、竺(水招)為小生流派,袁(雪芬)派、王(文娟)派、戚(雅仙)派、傅(全香)派、金(采鳳)派、呂(瑞英)派、張(雲霞)派為小旦流派,張桂鳳派、吳小樓派、徐天紅派、商芳臣派為老生流派。
越劇的流派發展對推動越劇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音樂
越劇音樂優美抒情,因而廣受歡迎。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即是以越劇曲調為基礎的。[24]
  樂器
越劇的主奏樂器為鼓板、越胡,其他樂器還有揚琴、二胡、中胡、大提琴等。演奏樂隊傳統上以中國民族樂器為主,分吹、拉、彈、打四部分。
  舞台美術
越劇舞台美術獨具特色,並曾為黃梅戲、潮劇、瓊劇、豫劇等劇種所借鑒。越劇服裝清麗柔美,並借鑒了古代仕女圖樣式,不同於傳統戲曲服裝繁瑣的花式,旦角尤為明顯。同京劇等劇種相比,越劇化裝以及布景較為寫實化。[25][26]
  化裝
越劇的化裝兼采傳統水粉化裝法與電影話劇化裝兩者的長處,更多的使用油彩化裝,風格柔美明快。在旦角化妝方面,越劇使用獨特的越劇古裝頭套,造型上借鑒古裝仕女畫的髮式。在古裝戲中一般不使用臉譜式化裝,與其他劇種相比更生活化。
  服裝
越劇服裝具有清麗柔美淡雅的特點。服裝色彩上多用中間色,力求簡潔,避免濃重的妝飾。越劇旦角服裝,多借鑒中國傳統人物畫(特別是仕女畫)與傳統美術,裙子多為百褶裙,多系在上衣外。在衣料上,主要用無反光性面料,如縐緞、喬其紗等。[26]
  布景、道具
越劇布景與表演風格密切結合,採用立體布景,較其他劇種寫實化。越劇中的道具不少直接採用生活用品或模擬製作,刀槍棍劍等常用道具則輕巧化。[26]
  燈光、效果、擴音、字幕
1940年代,舞檯燈光與擴音設備被引入越劇演出活動中。1950年代,在劇場演出時,開始採用字幕放映工具,在舞台旁放映,以方便觀眾。1960年代,開始應用錄音設備來製造聲音效果,如雷聲等。
  導演
越劇是最早建立導演制的劇種之一。1940年代,袁雪芬倡導越劇改革,越劇開始確立編導制。導演制的確立,促進了越劇的發展。
  劇目
越劇歷史雖短,但發展迅速。據統計,至1949年前,各越劇演出團體上演的劇目近6000個。1949年後,劇團國有化,劇目也得到整理與進一步發展。
比較優秀的傳統劇目有:《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情探》《追魚》《盤夫索夫》《李翠英》《血手印》《打金枝》《西廂記》《孔雀東南飛》等;優秀的現代劇目有:《祥林嫂》《早春二月》《浪蕩子》《家》《一縷麻》《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等。[1]
  演出場所
越劇誕生時,藝人們是在木桶搭起的臨時舞台上演出的,條件自然非常簡陋。越劇進入上海後,越劇開始進入劇院演出。越劇繁盛之時,它在上海的大劇院中也爭得了一席之地。
  越劇演員
越劇在早期只有男演員,進入上海發展後因女班演出廣受歡迎,發展為各角色均由女演員扮演的女子越劇。1949年後,開始招收部分男演員,由於越劇聲腔陰柔,男演員演出缺乏越劇聲腔特點,所以現在大多採用女班戲,因此目前越劇界男演員稀少。
男班時期,著名小旦演員有:衛梅朵、白玉梅、費翠棠、金雪芳等,小生演員有:王永春、張雲標、張志帆、支維永等,老生演員有:馬潮水、婁天紅、童正初、金曉邦等,老旦演員有:姚方松、金世明等,小丑演員有:馬阿順、金瑞苗等,大面演員有:金榮水、李桂芳等。[27]
紹興文戲時期,男演員漸少,著名小旦演員有:施銀花、趙瑞花、小白玉梅、姚水娟、王杏花、筱丹桂、邢竹琴、支蘭芳等,小生演員有:屠杏花、馬樟花、竺素娥、李艷芳、魏素雲、王水花等,老旦演員有:周寶奎,老生演員有:商芳臣等。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合稱「三花一娟一桂」。[28]
之後又有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袁雪芬、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范瑞娟、王文娟、戚雅仙、呂瑞英、張雲霞等演員。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范瑞娟被稱作越劇十姐妹。
文革後,著名小旦演員有方亞芬、王志萍、單仰萍、金靜、黃依群、何賽飛、何英、陶慧敏、顏恝等,小生演員有茅威濤、趙志剛、錢惠麗、鄭國鳳、蕭雅,王君安等,老生演員有董柯娣等,老旦演員有章海靈、俞會珍等。
  越劇職員
知名越劇導演有吳琛、黃沙、金風等。越劇編劇有陶賢、樊迪民、庄志、徐進、顧錫東、胡小孩等。知名越劇作曲有顧振遐、周大風等。舞美設計有蘇石風等。
  團體
著名越劇演出團體有上海越劇院、浙江越劇團、南京市越劇團、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杭州越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寧波小百花越劇團、嵊州市越劇團等。
  教育
浙江藝術學校、上海市戲曲學校等學校設有越劇表演專業。2007年,上海市戲曲學校(即為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首次招收越劇表演專業本科生,為越劇史上首次。[29][30]越劇發源地嵊州市亦有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從小培養越劇人才。
  參考資料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8A%E5%89%A7
 
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台灣、香港特區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原為安徽省安慶市一帶的地方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迅速發展成對全中國有影響力的劇種,並揚名海外。2006年黃梅戲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錄 
1 歷史
1.1 起源
1.2 民國時期
1.3 人民共和國初期
1.4 文革時期
1.5 文革之後
2 藝術特色
3 表演
3.1 行當
3.2 做工
3.3 唱腔和曲調
3.4 樂器
3.5 化裝
4 劇目
5 著名人物
5.1 演員
5.2 編劇
5.3 作曲
6 團體
7 教育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連結
  起源
黃梅戲原名採茶戲、黃梅調、懷腔或府調等,發源於安徽省懷寧縣黃梅山或湖北省黃梅縣。黃梅戲是從農村中成長起來的民間小戲,經過獨角戲、兩小和三小戲、三打七唱、管弦伴唱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在湖北黃梅完成,因清代乾隆、道光時期連年的水災,隨著黃梅災民流向安徽安慶。初期傳播於以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皖鄂交界的大別山地區,下至安徽安慶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潛山、懷寧、安慶市區、樅陽、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內的廣大皖江流域,並最終以完整的獨立劇種的形式成長興盛於安慶地區。黃梅戲受當地語言、說唱音樂及「徽調」、「高腔」的影響,豐富了自己,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地域特色戲曲劇種。民國九年(1920年)的《宿松縣誌》第一次命名「黃梅戲」。
  歷史上黃梅戲常常為上層社會不屑,被視為「傷風敗俗」的「花鼓淫戲」而禁演,不載入史冊,又缺少文字記錄可資查考。近幾十年來,一大批青年演藝界人士跋山涉水為黃梅戲尋源。因當時有大批黃梅戲民間藝人健在,按照他們的師承關係和親身經歷,黃梅戲形成的年代,可以追溯至清乾隆年間。通過大量歷史資料和口碑資料的印證,得出了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流傳於鄂、贛、皖毗鄰地區,發展於安徽安慶的共識,並廣泛應用於典籍之中。這個時期有王兆乾的《黃梅戲音樂》和陸洪非的《黃梅戲早期史探》。1980年以來,安徽先後出現安徽桐城說、懷寧說和太湖說,再後來伴隨著黃梅戲入選文化部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爭論愈演愈烈,經濟因素是爭論的原因之一。1990年代中期以來,安徽文藝研究所所長王長安從文學和戲劇要素的角度提「黃梅調源於湖北,黃梅戲出於安徽」的觀點。
  民國時期
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活動漸漸職業化,並從農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黃梅戲進入安慶城區後,曾與京劇合班,並在上海受到越劇、揚劇、淮劇和從北方來的評劇(時稱「蹦蹦戲」)的影響,在演出的內容與形式上都起了很大變化。當時的藝人編排、移植了一批新劇目,其中有連台本戲《文素臣》、《宏碧緣》、《華麗緣》、《蜜蜂記》等。音樂方面,對傳統唱腔進行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觀眾易於聽懂所唱的內容。取消了幫腔,試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劇和其他兄弟劇種的程式動作,豐富了表現手段。其它如服裝、化妝和舞台設置,亦較農村草台時有所發展。
  人民共和國初期
1952年,安慶黃梅戲藝人帶著《打豬草》、《藍橋會》等劇目到上海演出,廣受好評。自此之後,黃梅戲從安慶地方小戲逐漸成長為全國性劇種,併名揚異域。1955年石揮導演,嚴鳳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轟動海內外,以至於港台電影界在一段時期內大量出現所謂「黃梅調」電影。其中以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產的為典型,李翰祥導演當時主導了多部「黃梅調」電影。代表作有:《貂蟬》、《江山美人》、《鳳還巢》、《楊乃武與小白菜》、《玉堂春》等。這些「黃梅調」電影也為黃梅戲在港台和海外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直到21世紀,仍時有港台電影中穿插有黃梅戲(或帶黃梅戲風情)的唱段,如王菲、梁朝偉主演的《天下無雙》等。
  同時安徽省和安慶市的黃梅戲劇團幾十年來也造就了一大批演員,除對黃梅戲演唱藝術有突出成就的嚴鳳英、王少舫等老一輩藝術家外,中青年演員馬蘭、韓再芬、吳瓊等相繼在舞台上、銀幕上和電視螢幕上展現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觀眾的注視。
  在此期間黃梅戲藝術工作者們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文革時期
文化大革命讓黃梅戲瀕臨滅亡。中國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在文革期間因被迫害自殺,年僅38歲。死後還被軍代表以尋找「特務發報機」為由,割開喉管,挖出內臟。
  文革之後
安徽省安慶市截至2012年已經舉辦了六屆黃梅戲藝術節,起到了一定影響[1][2][3]。其中,第五屆黃梅戲藝術節於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安慶舉行[4],本屆黃梅戲藝術節由中國文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戲劇家協會、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廣電局、安慶市人民政府承辦。藝術節中除推出安徽省內外16台黃梅新戲之外,還舉辦了一系列其他活動,如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和安慶電視台共同製作的紀錄片《黃梅戲(又名「大戲黃梅」)》的首播及發行儀式等[5][6][7]。2009年10月30日下午安徽中國黃梅戲博物館也在安慶落成開幕,博物館建築面積達4000平方米,陳展面積1800平方米,總投資8500萬元,基本陳列以黃梅戲的發展歷程為主線。是中國首個以戲劇為主題的國家級戲劇博物館[8]。
  近些年來,同其他傳統劇種一樣,黃梅戲也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這一背景下,黃梅戲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嘗試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其中以新編黃梅戲《徽州女人》[9]為先行者和代表。這齣戲是由安慶市黃梅戲二團牽頭創作,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黃新德領銜主演,陳薪伊、劉雲程編劇,陳薪伊、曹其敬導演的。1999年6月在合肥首次亮相,該劇在傳統地方戲劇的創新嘗試中屬於比較早的,要早於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該戲相較傳統黃梅戲有了顯著的創新,曾赴多處進行表演[10][11][12],並參加了「2008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系列演出[13][14],引起了較為熱烈的反響和評論[15]。此後,又有一些新編黃梅戲相繼創作出來,如《雷雨》、《六尺巷》、《孔雀東南飛》等。
  藝術特色
黃梅戲用安慶方言或普通話念唱,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黃梅戲來自於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她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土風味感染觀眾。 早期黃梅戲的演齣劇目,大多為老藝人自編自演的反映底層民間生活的小戲。
  表演
  行當
黃梅戲行當有小生、小旦、小丑、正旦、老生、老丑等。黃梅戲行當劃分並不嚴格。黃梅戲早期就是以「二小戲」(小生、小旦)、「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
  做工
黃梅戲的做工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借鑒了京劇、崑曲、川劇的一些特點,獨具特色。
  唱腔和曲調
黃梅戲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特點也各不相同。根據它們的使用範圍、表現形式、音樂內涵,分為兩大類。一是反映各種小戲的曲調為「花腔類」;二是反映正本戲的曲調為「平詞類」。
  花腔,是黃梅戲所有「兩小戲」和「三小戲」唱腔的總稱。黃梅戲的花腔小戲曲調色彩豐富,是前輩藝人長期實踐,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們很大一部分是從民間歌曲小調中演變而來,其中有的本身就是民歌小調。所以唱腔中體現著淳樸的民歌風味和明快的生活氣息,並保持著相當濃厚的歌舞性。
  平詞類,基本屬於板腔結構的唱腔,它的產生晚於花腔小戲,但在形式和表現上比花腔小戲又有所突破和前進。「平詞類」唱腔包括「平詞、八板、火攻、對板、哭板、彩腔、二行、三行、仙腔、陰司腔等。這些唱腔一般來自民間的「道情」、「彈詞」、「高腔」、「花鼓腔」等說唱音樂。其特點是:唱詞句法嚴謹規範,音韻分明,多為完整的十字句和七字句組成。曲調穩健、板眼固定,質樸洒脫、結構完整,表現力強、富於變化。並在其基礎上延伸和發展了一套與之密切相連的附屬性唱腔曲調以及較為規範的轉換方式。所以「平詞類」唱腔又稱為「板腔體」唱腔。平詞類唱腔正是由於它具有說唱音樂的這些特點,所以它的可塑性強,表現力豐富,常作為劇目中主要唱段的首選曲調和專用唱腔,它是黃梅戲聲腔藝術中的主要腔系。
  樂器
黃梅戲主要伴奏樂器為高胡。
  化裝
黃梅戲裡的化裝,相對於京劇崑曲,較為寫實化。
  劇目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中不少表現的是底層民眾對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現代經常演出的劇目包括《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天仙配》、《牛郎織女》、《槐蔭記》、《女駙馬》、《夫妻觀燈》、《打豬草》、《柳樹井》、《藍橋會》、《路遇》、《龍女情》、《桃花扇》、《孟麗君》、《天女散花》、《小辭店》等。
  著名人物
  演員
嚴鳳英、王少舫、黃宗毅、周珊、黃新德、張輝、馬蘭、韓再芬、關俊華、劉秋平、潘景利、吳瓊、凌波
  編劇
桑弧
王冠亞
金芝:主要作品有根據傳統劇目改編創作的《討學錢》、《打蘆花》、《羅帕記》、《劉銘傳》、《徽商胡雪岩》等。[16][17]
  作曲
時白林[18]
  團體
著名黃梅戲劇團有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安慶市黃梅戲劇院,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等
  教育
黃梅戲是中國第三個有本科教育的戲曲劇種。[19] 目前,安慶師範學院設置有黃梅戲表演本科專業。
  參考資料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6%A2%85%E6%88%B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