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宣傳部和國防部分別接管了上海、北平、長春、南京等地的電影產業。在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一部分革命和愛國的電影工作者進入由中央電影攝影場改組的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各廠,利用國民黨的電影基地,拍攝進步影片;另一部分參加進步電影的基本陣地崑崙影業公司,對文華、國泰、大同等民營影片公司也採取團結、支持、爭取和協作的方針,使之拍出進步影片。這樣,在1946~1949年間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松花江上》、《夜店》、《還鄉日記》、《遙遠的愛》 、《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優秀影片。這一時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電影公司,拍攝了約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謀殺、間諜、偵探、心理變態或描寫所謂家庭愛情糾葛等。
在解放區,1946年成立延安電影製片廠。1947年以該廠部分人員為基礎,組成西北電影工學隊前往東北。1946年10月在晉察冀軍區成立華北電影隊。1946年長春解放後,中共中央東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滿映”。1946年10月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簡稱東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17輯大型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以及木偶片《皇帝夢》、科教片《預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動畫片《甕中捉鱉》、翻譯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影遷回長春,1955年改為長春電影製片廠。北平、上海解放後,在北平、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國民黨製片機構,分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後改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製片廠。1949年4月,成立中央電影事業管理局,擔負領導全國電影工作的任務。
「國共內戰」「共產黨建立」「1949 退守台灣」影片:
大決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
遼瀋戰役
平津戰役
淮海戰役
雪白血紅
1942
1949
滾滾紅塵
古寧頭大戰
異域
823砲戰
〈鳳凰大視野〉1949 大遷徙
〈鳳凰大視野〉台灣老兵60年流難記憶
〈鳳凰大視野〉解放戰爭全紀錄
國共內戰 維基
國共內戰(亦稱為國共戰爭)是中國自民國建立以來,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為中國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整個戰爭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7年至1937年間之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階段則是1945年至1950年大致結束之第二次國共內戰。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宣布清黨,大殺中國共產黨員和中國國民黨左翼人士。同年7月,汪精衛領導武漢國民政府宣布分共,中國共產黨與原有合作關係之中國國民黨決裂,開始建立自己武裝力量與地方政權。1928年12月,中國國民黨建立之國民政府完成北伐,統一中國,之後先後五次圍攻在南方之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1934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中國國民黨成功佔領中國共產黨中央蘇區。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被迫長征,於1935年抵達陝北。1936年12月,發生西安事變,國共雙方在日本侵略中國下停止內戰,達成合作抗日協議,雙方皆編入國民革命軍編制下。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將大量地方軍閥武裝推上抗戰前線,而胡宗南等中央軍精銳則包圍陝甘寧邊區;中國共產黨則以敵後游擊戰為主,建立大量敵後根據地。國共雙方皆指責對方抗戰不力,並多次軍事衝突[2][3]。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之間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國共雙方更在1946年全面開戰。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遼瀋、徐蚌、平津等三大戰役後,在東北與北方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至1949年已控制長江以北所有省份,並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4][5],統治整個中國大陸。而國民政府在1946年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改組為行憲政府後,因其領導之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台灣[6],有效統治範圍最終限縮至台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7]。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雙方雖有小規模交戰,但統治範圍大致維持不變,並延續至今。
國共內戰是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共產黨除了將國民黨擊敗,還推翻了原有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造成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分立分治的局面。雖然兩方未正式簽署停戰協定、且互不承認政治地位,1979年迄今已無任何戰事發生。1980年代末期開始,雙方亦逐步展開非官方與半官方的合作交流活動。
目錄
1 內戰根源及背景
2 第一次國共內戰
2.1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兩黨矛盾
2.2 國民黨武力清黨
2.3 南昌起義及衝突加劇
2.4 結束
3 抗日戰爭時期的緩和期
4 第二次國共內戰
4.1 抗戰後的政治與軍事調停
4.2 內戰全面爆發與國府遷台
5 雙方對峙
6 評價
6.1 中國國民黨
6.2 中國共產黨
6.3 臺灣民間
6.4 相關文藝作品
7 參考文獻
7.1 引用
7.2 文章
8 外部連結
9 參見
9.1 相關黨派
9.2 相關政權
9.3 相關事件
內戰根源及背景
國共內戰產生原因根本在國共兩黨政治主張分歧。在民主化尚未成功建設中國,任何一個政黨都無法透過吸引選票來使得自己之主張上升為國家政策[8]。
中國國民黨之政治主張經興中會到1920年代發展,在北伐戰爭時期形成,以孫文所提出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主的指導思想,力圖於民族、民權、民生等領域上,通過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逐步達到中國之統一民主富強。其終極目標為建立一個以西方民主社會為範例的、軍隊國家化、政治實現民主的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之政治主張從1921年建黨以來,經歷巨大變化。平均地權是兩黨根本分歧。最初主導思想是通過暴力革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曆數次失敗後,參考列寧史達林的蘇聯模式,逐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即毛澤東思想。但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綱領何時最終定型,內容如何形成,現在並無證據支持。即使是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建政以後,其政治綱領也經曆數次較大變化。其政治綱領變化不屬本文探討內容,但是可以確定,中共把國民黨視為「不具備廣泛群眾基礎的階級政黨」,而自視為「代表廣泛群眾基礎的無產階級政黨」。同時,中共也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是中共代表的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對象。中共的最終目標,應該是通過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與當時中國國民黨政治主張大相逕庭,不可避免的使兩黨逐漸產生對立。
另一方面,國共雙方都有發展自身武裝力量的傳統。辛亥革命後,中央政府被北洋軍閥把持。由於北洋政府軍力強大,孫文等人意識到,革命黨人沒有自己軍隊,就沒有可能成功革命。所以國民黨自改組起,便從蘇聯引進黨指揮槍模式,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這事實上是成功。因為國民黨的武裝力量通過北伐戰爭徹底推翻了北洋政府統治,至少在形式上統一中國。北伐戰爭過程中,國共關係逐漸惡化。從南昌起義開始,共產黨也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中國工農紅軍,試圖自己奪取政權。至此,兩黨都各自掌握軍隊,內戰於焉展開。
第一次國共內戰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兩黨矛盾
1920年8月,孫文在廣州宣布重組護法軍政府,繼續護法運動。但其與曾為立憲派的陳炯明在政見上發生衝突,終於引發六一六事變。孫文回到上海後勢單力薄,需要重新藉助外界力量的支持。這時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越飛與北洋政府談判未果,與吳佩孚聯繫又遭到拒絕,到達上海與孫文會晤後一拍即合。雙方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簡稱「孫越宣言」),開始了中國國民黨與蘇聯的合作。而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中國共產黨,在未有自身的軍事力量的前提下對蘇聯方面言聽計從,在城市革命上更需要友黨的支持,也就跟隨蘇聯開展國共合作。陳炯明被多路軍閥擊敗後,孫文被迎回廣州,建立起大元帥府,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協助下重組國民黨架構,組建黃埔軍校,蘇聯在軍事上也多有支持。第一次國共合作此時也達到了高潮。中國共產黨黨員甚至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此源於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提議),黃埔軍校的不少學生也加入中共。
但孫文去世之後,國民黨中的右派勢力擔心共產黨坐大,與共產黨和支持國共合作的國民黨左派產生矛盾,國共合作開始產生裂痕。西山會議乃是國民黨右翼開始排斥共產主義的標誌。及至1926年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以及蔣中正在國民黨的地位上升,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矛盾日益加劇。最終共黨與國民黨決裂。中共及蘇聯意識到沒有自己掌握的兵權就難以存續下去,便開始考慮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
國民黨武力清黨
中山艦事件後,由於和蔣中正政見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2月,中國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回國途經蘇聯,受到史達林接見。回國後,汪精衛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中正建議排共,堅持容共。4月5日和中共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中正武力清黨,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中正遂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蔣中正下令「清黨」,清除國民黨內中共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中共分子。因為國共兩黨本是合作北伐,但中共到處發起工人、農民運動,擴張勢力,在革命軍中產生影響,引致國民黨不安。國、共兩黨因而正式決裂,展開了十年武裝對立。[來源請求]
5月中,經李宗仁及朱培德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共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中共在湖南之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事變中,中共及傾共民眾死亡達數百到一千餘人。7月13日,中共發表宣言,因武漢廣東之複雜關係,中共黨員應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精衛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之中共黨員聲明脫離中共,否則停止職務。至此容共政策可說是完全結束。
南昌起義及衝突加劇
1927年8月1日,中共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龍(其時幷非中共黨員)等發動南昌起義(國民黨視之為暴動),建立紅軍,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8月4日,紅軍放棄南昌,南下廣東,國共首次武力衝突。8月7日,中共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第一次國共內戰條件全面成熟。8月8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大肆逮捕處死中共黨人,實行武力分共。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漢政府與南京政府整合,史稱寧漢復合(共產黨稱之為寧漢合流)。
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義。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蒙古回蘇聯。11月,蔣中正回到上海,邀汪北上。12月11日,中共在葉挺、葉劍英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廣東將領張發奎調動軍隊反攻,12月13日,紅軍被迫撤離廣州。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建軍後,到1937年抗日爆發其間,中共展開土地改革,並多次與國民黨戰鬥。這段時期,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剿共」,中國共產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0年起,國民黨先後對中共位於江西、湖南之控制區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未能成功。紅軍通過運動戰,成功守衛南方根據地。但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國民黨在德國顧問建議下步步為營,採取持久作戰和堡壘主義進攻紅軍;加上中共方面因為採用了共產國際派駐顧問李德的策略,損失慘重。紅軍主力被迫自江西瑞金轉進至陝西延安;中共稱為「二萬五千里長征北上抗日」(國民黨則稱為「流竄」),同時,一部分紅軍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紅軍在突圍過程中損失慘重,但在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下,成功突破國民黨封鎖。途中,中共召開遵義會議,毛澤東重獲軍事領導權。最終長征紅軍在僅余少量部隊的情況下到達延安。
結束
1936年,共產黨的周恩來與張學良交往甚密,張學良還提出申請加入共產黨[9],最後被共產國際蘇聯拒絕,後來周恩來多次力勸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接著蔣中正被軟禁,兵諫迫其抗日。最終,國民黨停止與共產黨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的緩和期
西安事變後,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的衝突趨於緩和,這段緩和期中共稱之為「第二次國共合作」。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日兩國進入全面戰爭狀態。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表明了中國對日本退讓的底線以及準備全面抗戰的態度。8月22日至8月25日洛川會議中毛澤東稱中共之真正任務,關于軍事問題,抗日戰爭將是一場艱苦持久戰。紅軍之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友軍作戰(主要是戰略配合),保存和擴大紅軍,爭取共產黨對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10]。」紅軍的作戰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1937年9月,陝甘寧蘇維埃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行政院所直轄的陝甘寧邊區政府,陝北地區紅軍約4萬人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依抗戰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戰場;另約8000名在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抗戰期間,國民黨主要與日軍主力進行正面作戰,中共則在淪陷區開展游擊作戰。中國與日本發生22次大型會戰和上萬次中小戰鬥。其中有國軍與少數八路軍將領擅自協同參與的平型關戰役。中共也有單獨的對日作戰如百團大戰。國共之間曾爆發多次衝突,影響最大者,當屬「黃橋戰役」和「皖南事變」。
抗日戰爭結束時,紅軍發展到130餘萬人,民兵260餘萬人,解放區擁有約一億人口[11]。
第二次國共內戰
1945年8月起開始的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方面稱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則稱為「動員戡亂」或「抗共衛國勘亂戰爭」。
抗戰後的政治與軍事調停
抗日戰爭結束後,因為國軍與共產黨控制部隊衝突的加劇[12],1945年8月-10月,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飛赴重慶與國民政府談判。談判內容主要是投降日軍接收,共產黨部隊與國軍的合併,共產黨戰後的參政議政等問題。雙方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決定在年底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國共兩黨與民盟、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等代表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和平建國綱領等五個決議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國綱領下,共同實現民主憲政[13][14]。但實際上雙方衝突未有結束。2月底,雖有反蘇運動等因素,國共雙方仍達成整軍協定,統一將國共軍隊整編為國軍。協定劃定全國駐軍服務區,各軍隊集結在此統一整編;整編以12個月為一期,分期縮編部隊,直到完成全國60個師目標。3月底,國共達成迄今最後一個正式協議——東北停戰協定,但對東北內戰無實際約束。
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控制了中國滿洲(中國東北)及蒙疆(內蒙古)的部分地區,毛澤東欲接管滿洲,以便能更好的與蔣介石的中國國民黨繼續展開武裝鬥爭。而史達林則為了避免和美國支持的蔣介石國民黨政府進一步加深衝突,拒絕了毛澤東的要求,決定在中國推行「聯合政府」政策。儘管如此,蘇軍於1946年在撤離滿洲回國之前,依然為中共搶佔滿洲的真空地帶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15]。例如蘇聯紅軍曾經把繳獲自日本關東軍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給中共將領林彪的東北野戰軍[16]
1946年3月至1947年3月,國共雙方邊打邊談,在東北、中原、北等處展開爭奪。1946年一月停戰令之後,軍事衝突暫息數月;同年3月,蘇聯自東北撤軍,中國共產黨隨即迅速佔領重要據點並阻止國軍北上,導致4月時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六月停戰令前後,山東和中原地區再度爆發衝突,中國共產黨將此視為全面內戰起始點。同年11月15日,在共產黨與民盟的抵制下,國民黨與青年黨、民社黨等召開制憲國民大會,並於該年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與此同時,國民黨調集三路兵力,集結在陝甘寧邊區和延安周圍。國民黨為迎接制憲國大,下達了第四次停戰令,但對軍隊無實際約束力。11月19日,周恩來所率的中共代表團結束了與國民党進行了一年多的和平談判,返回延安。
1947年1月初,國民黨應美國特使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要求,先後三次呼籲中共舉行圓桌會談,解決兩黨爭端。中共認為國民黨沒有誠意,中共南京代表陸定一回應,「廢除偽憲法(指中華民國憲法)和恢復1946年1月31日軍事位置,是恢復和談的最低限度」[17]。國共談判破裂。1月29日,美國政府決定終止對軍事調處執行總部的關係,放棄國共調處工作,退出三人會議,迅速撤退了美方派駐軍調部的人員。次日,國民黨政府宣布解散三人小組及北平軍調部。2月3日,美國駐延安聯絡團人員撤離。6日,北平軍調處執行部美軍人員撤退。2月底,國民黨下令在南京、上海、重慶之中共留守處代表於3月5日前撤離首都衛戍司令部,淞滬重慶警備司令,分别致電函京滬渝中共代表,所有中共人員限期全部撤退[18],並關停重慶《新華日報》社。3月7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團返回延安。
1947年3月15至24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六屆三中全會。蔣中正在全會開幕詞中聲稱:「政治解決的途徑已經絕望」,政府「當然不能坐視變亂而不加制止」。「我敢斷定,決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我們建國工作的完成。」陳誠也宣稱:「如果真正作戰,只需三個月即可擊破共軍主力……政府用兵之目的在於平定叛亂,非至共軍全部解除武裝不止。」[來源請求]至此,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徹底破裂了。
內戰全面爆發與國府遷台[編輯]
1947年3月至9月,共產黨軍隊處於守勢,國軍向中共控制區進攻,攻佔中共不少城市。由於解放軍採取運動戰打擊國軍,國軍屢受打擊,還要分兵把守佔領城市,機動兵力日益不足。在1947年,共產黨軍隊拋棄國軍番號,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解放軍)。1947年9月至1948年9月,解放軍開始展開主動攻勢,在東北將國軍壓縮至幾個孤立城市,在中原地區則擁有優勢地位,對首都南京所在的華中地區形成壓迫,國共雙方的武力優勢逐漸反轉。1948年秋季,解放軍在東北、華東、華北三個方向發動戰略決戰,即遼瀋戰役、徐蚌會戰、平津戰役等三大戰役,並取得全部三場戰役的勝利。在三大戰役中,國軍總兵力損失150萬人以上,精銳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長江以北的地區幾由共產黨所控制。
前蘇聯克格勃將軍蘇多柏拉托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個人回憶錄《特殊使命》一書中說,蘇聯在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徐蚌會戰、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這些戰略進攻行動期間特意引發「第一次柏林危機」,是史達林和毛澤東共同協商而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計劃,他們想以此轉移美國對中國國共內戰的戰略注意力,將美國的援助重心牽制在歐洲,減少美國對敵視中共的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軍隊的援助力度。[19]
另一方面,國民黨政府在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與1948年立法委員選舉後行憲,由國民大會選出蔣中正、李宗仁為首任總統、副總統,將國民政府改組為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並在該年9月實施金圓券等經濟改革措施,以企圖挽救民心。但金圓券在同年底即告失敗,造成國民黨統治區內急速通貨膨脹,使經濟情勢更加混亂。面對軍事與經濟上的失利,蔣中正於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副總統李宗仁出任代總統。李宗仁接任後,有意與共產黨停戰。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但國民黨無法接受共產黨所提出幾近投降的和平協定,談判遂於同年4月20日宣告破裂。北平和談失敗後,解放軍隨即發動渡江戰役,攻下南京、上海等中部大城,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拿下華中與華南大部分地區,國軍則不斷向東南沿海與西南撤退。該年10月1日,共產黨在北平(後復名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則相繼播遷至廣州、重慶、成都等城市,最終於該年12月撤退至臺灣。
1950年4月,解放軍攻下國軍在大陸最後一個據點西昌;1951年,西藏噶廈政府同意「和平解放」,整個中國大陸遂由共產黨統治,與撤退至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形成相隔台灣海峽分立分治的態勢。
雙方對峙
1950年,解放軍一方面逐一攻下沿海島嶼,一方面在福建集中兵力,為渡海攻臺做準備。美國則坐等內戰結束,海峽大戰一觸即發。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解放軍渡海攻臺難度倍增。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抗美援朝」之後,原本預備攻臺的部隊調往朝鮮半島作戰,因此在東南沿海作戰暫緩。朝鮮戰爭期間,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聯軍統帥麥克阿瑟支持下積極備戰,試圖反攻,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但皆以撤退和失敗告終。1953年朝鮮戰爭正式停火。1954年12月,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宣佈「台灣海峽中立化」,一方面阻止兩岸衝突,另一方面也保證對台灣軍事援助不再斷絕。1955年1月,解放軍攻佔一江山島。失去一江山島的屏障,中華民國國軍在戰略考量下,決定不再分散兵力駐守浙江沿海島嶼,轉而加強金門與馬祖之防備,遂於2月在美軍協助下主動撤離大陳島全數軍民。解放軍取得大陳島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有效統治範圍退縮至台灣、澎湖與金門、馬祖,並延續至今。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對駐守金門之國軍發動榴彈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中彈陣亡。9月2日,中華民國海軍沱江號在金門料羅灣附近外海遭到解放軍魚雷艇包圍與猛烈的攻擊,幾乎沉沒。9月11日,駐守金門之國軍襲擊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雙方皆稱勝利。其後十年,除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雙方控制領域並無太大變化。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炮擊,國共內戰大規模軍事衝突告一段落,但至今並無正式停戰協議。
1991年4月22日,中華民國國民大會通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年4月30日李登輝總統以總統令公佈。5月1日起動員戡亂時期正式結束。自此中共不再被中華民國政府視為叛亂團體,就中華民國的立場戰爭狀態已於實際及法律上結束,也解除了臺灣民主化的限制。
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以東南海域為目標,實施彈道飛彈試射,中華民國國軍均進入高度備戰狀態。[20] 是次危機由美國第七艦隊以「經過」之名進入台灣海峽而緩和,但解放軍軍機「不出海」之默契從此被打破,解放軍軍機活動範圍延伸至海峽中線,壓縮了中華民國空軍預警時間。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主張,當時執政的民主進步黨不予理會。但在二次政黨輪替後,總統馬英九稱「不排除」與中國大陸簽署和平協議,不過並沒有時間表[21]。2011年10月又再度提出[22],之後又表示會先經過公民投票同意再簽署[23]。但此說仍引發台灣政壇和民間的廣泛批評,認為是片面為統一而鋪路的投降式協議,涉及改變現狀,但台灣人民並未賦予他這項權力,且缺乏第三者的監督與保證,美國等盟邦亦質疑中共並不可靠,在國內外各界撻伐下最後無疾而終。[24][25][26][27][28]
台海兩岸官方迄今仍未進行政治或軍事方面的談判。
評價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方面認為:自從推翻清朝開始至1949年,中國政局從未穩定,經受著由軍閥割據、北洋復辟勢力、國共鬥爭、日本侵華而造成連年戰爭災害,可以說中華民國自1912年至1949年間治理時期,一直處於戰亂與動亂。面對清朝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國力衰弱的中國,難有和平穩定的治理時期來證明其統治能力。引發社會弊端叢生,人民生活艱苦,國家積弱,政府無暇顧及百姓民生[29]。不過在此期間,中華民國政府成功地將自清朝以來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全數廢除,大致統一中國版圖,並且領導中國在對日抗戰中取得勝利,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及常任理事國。為日後中國的復興,有相當貢獻。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方面認為:在民不聊生的民國時期,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通過革命的方式,重新奪回權利和土地,成為了人民尋求生存權的最直接,最簡單的途徑。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其政治代表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右派。而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被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視為敵人[30]。
臺灣民間
此外,戰爭造成的結果為中華民國僅能有效控制台澎金馬地區,與其法定的領土大相徑庭,造成台灣社會對臺海兩岸現狀的定義、以及在國家或民族認同上逐漸分歧或對立,而出現「一台一中(一邊一國)」、「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一中各表」、「一個中華民國」等各種論點,莫衷一是,至今仍是敏感話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台灣各界對中國大陸的認同已有逐漸降低、甚至消失的趨勢[31][32],對那段歷史大多逐漸陌生或遺忘,甚至認為與己無關。而更加強調與中國大陸無關的臺灣主體意識。這種現象在年輕世代尤其明顯。[33]而現今台灣歷史教科書也對國共內戰的部分著墨甚少。
相關文藝作品
《10+10之穿過黑暗的火花》
《雪白血紅》
《古寧頭大戰》
《異域》
《823砲戰》
《大決戰》
《集結號》
《建國大業》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參考文獻
引用
1 此處所列結束日期是根據1979年1月1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聲明「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部隊,從今日起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即解放軍結束砲擊金門之日。
2國軍歷史文物館,烽火國難,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42&p=12106&Level=2。
3 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民國72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出版
4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日期,另一說法是於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日。
5 參見《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第5頁
6 從大歷史的視野看中共建政與兩岸分立六十年.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6524)
7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民國100年12月21日)
8 亦客. 《國共三年血戰:巔峰對決》 內戰根源
9.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2-10/17/c_123832701.htm
10 毛澤東為何力主游擊戰抗日?. 新華網引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09-17-2009.
11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5年)
12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汪朝光,中華民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13政治協商會議紀實,重慶出版社,1989
14李炳南,政治協商會議與國共談判,永業出版社
15 沈志華,《一個大國的崛起與崩潰》第六部分:史達林與中國內戰的起源 ISBN 9787509709269
16楊奎松《讀史求實》:蘇聯給了林彪東北野戰軍多少現代武器
17《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陸定一的聲明》,1947年1月,《陸定一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ISBN 7-01-001104-4
18 重慶:大公報,1947-3-1
南京衛戍司令部致電梅園新村中共聯絡處限期撤退令顯示▼
19 新浪網:1948年柏林危機是否影響中國
20. Behnke, Alison. [2007] (2007). Taiwan in Pictures. Twenty-First Century Books. ISBN 0-8225-7148-X.
21[中評社香港6月9日 http://tw.news.chinayes.com/Content/20100610/kc9uc1ebvyq6k.shtml 馬英九:不排除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 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析) 097-008 號 兩岸和平協議之戰略意義
22馬拋和平協議 綠批統一時間表
23馬:和平協議須公投 沒過不會簽
24馬英九「和平協議」說法在台引爭議, BBC中文網, 2011年10月18日
25民進黨民調:台多數民眾不相信和平協議, BBC中文網, 2011年10月26日
26 黃昆輝批馬:和平協議恐成投降協議, 自由時報, 2011-10-18
27 引柯林頓觀點批馬 陳唐山:簽和平協議等於投降, 自由時報, 2011-10-18
28簽和平協議 陳唐山批馬︰沒代表性, 自由時報, 2011-10-18
29黃力之. 國共內戰的道義合法性. 博覽群書. 2009, (8). ISSN 1000-4173.
30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人民網.
31. 2011/10/08 台灣智庫「國情調查」重要政治態度分布圖
32 一國兩區與統獨、國族認同民調
33新世代國家認同 民調:越來越偏向台灣意識
文章
《國民黨統治期中國到底餓死多少人》
毛澤東的文章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愚公移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5%85%B1%E5%86%85%E6%88%98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